外科医生=米粒寿司+袖珍纸鹤+昆虫标本?

米粒寿司、袖珍纸鹤、昆虫标本,这三样东西为什么和外科医生有关联?日本有一家医院,就用这三样东西来挑选有天分的外科实习医生。

他们创立了一种「实践技能选拔竞赛」,参加选拔的医生需要在限定时间内,突破以下关卡:
1. 折出 5 毫米大小的纸鹤。
2. 重建昆虫标本。
3. 制作 1 厘米大小的寿司。

因为这家医院认为,日本传统的医学教育,只注重书面知识,忽视实际动手能力培养。而医院恰恰又面临挑选外科苗子的难题,所以就奇思妙想了这个方法来进行筛选。而比赛方案的设计,就是外科手术过程模拟 —— 分秒必争的压力下,如何保持沉着冷静,完成高精度的复杂操作。

危急情况,有且只有一次机会

骨肉之躯,受之父母,不可再生。外科手术操作,往往是切除病灶,重建功能。利用的是非常珍贵的人体组织,不慎损伤重要的神经、血管往往就是不可挽回的结果。

人体构造大致相同,但是个体变化千差万别,再加上病灶影响,更会增加意外情况的发生几率。一旦发生,面对复杂情况,人体可利用的组织就非常有限。

从进入外科这一行,就可以感受到主任和前辈的言传身教,无不秉持这种理念。而这种理念的根源,就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。

不仅要眼尖,更需要手细

医学生在校学习解剖等人体构造基础知识,面对的是彩色图谱化人体模型:
红色的动脉。
蓝色的静脉。
黄色的神经。
绿色的胆囊。

但到实际手术过程中,看见的仅仅是不同深浅程度的红色:
红色的动脉。
红色的静脉。
红色的大肠。
红色的小肠。

将图谱化的平面人体,逐步转变成玲珑的三维构造,是基础,更需要从实际操作层面去解决问题。关键部位往往是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比如我们甲状腺手术需要保留的喉返神经细如发丝,甲状旁腺色若凝脂,一方面难辨别,另一方面极难操作。

眼和手的配合,需要的是经年累月的训练,直到某一天,才会发现人体内的这些「红色」,其实大不相同,也「极易」辨认。

像素级的调整,外人无法窥见

我们手机屏幕由颗粒状像素组成,一旦有新功能发布更改界面,谁都能评论一番。外科手术也是对人体组织这块「屏幕」进行像素级别的调整,但是手术视野仅有区区几人能窥见。不是业内人士,很难进行比较评价。

外科医生的起步尤为艰难,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书面考核,刚进入医院外科,感受了从内科执笔到外科操刀之难。但主任和同事都是非常耐心的教导,日积月累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,更是心态的成熟与坦然。

就像开头视频里面说的,「初看起来,只是一个和医疗毫无关联的试验,但是他却很好的测试了人的耐心程度」。

外科医生  ≈  袖珍纸鹤+昆虫标本+米粒寿司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