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年多来,有幸能参加医疗和 IT 行业两头的会议,可以对比两个行业不同的会议风格,同时折射不同的技术文化。医疗行业的会议比较「保守」——强调技术权威,上面讲、下面听,学员的参与度不高。会议不少,但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不多。
这两天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参加了「医学人员执业技能培训班」,却在其中体会到了 IT 行业的会议的感觉——形式不拘一格,内容干货满满。
分组 破冰
我们这次的会议一共 30 多人,一到会场,被告知被分派到 3 个不同的小组中。而会场的座椅,也是以小组为单位,形成圆桌。对应在每个人的座位,放上了一张桌卡。不仅对学员全心参加会议是一种无形的约束,也让同组人员尽快相互熟悉创造有利条件。
培训开始之前,有一个「破冰」环节,虽然比互联网公司的入职「破冰」要简单的多,但是这种注入团队理念,并鼓励学员展现个性的做法,在我参加的医学会议中,是从来没有的。
模块 + 实战
培训由浅到深分成 5 个模块,分别是
- 医德/职业化
- 沟通技能
- 病史采集
- 解释问题
- 病情告知
层层递进的几个模块,在每次理论授课结束之后,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。组内成员分别扮演医生病人,「病人」在问诊过程中根据案例脚本给出信息,看「医生」是否能捕捉到异常的关键信息,深挖并解决非技术性的医疗安全隐患。自己前后扮演了两次医生,但均进入惯性思维,处理虽然不违反医疗原则,但也放过了细微的关键异常信息。(本来想要举一个例子,但考虑到不便剧透)
分组讨论结束后,每组派一个代表总结发言。全部的模块化课程结束后,也有情景剧的环节。每个人都有发言和参与的机会,对比 IT 会议,年轻医生主动参与的勇气和经验要少,但发言的逻辑性不差,也有自己的视角。
最难「本地化」
谷歌拷贝过来是百度,推特拷贝过来是微博,优步拷贝过来是滴滴,亚马逊云拷贝过来是阿里云…… 互联网领域成功拷贝硅谷的,必须要做「本地化」。这不是把界面从英文修改为中文,而需要改造业务规则,最终经受市场检验。
中国当下的医疗环境已至冰点,要做「医学人文」是难上加难。这次培训,不管是开课,还是各个模块的内容,并不避讳这一点。在案例演练中也结合医疗现状,不要求「履行程序」,而力图解决实际问题,给予启发、思考和应用。
根据自己理解,摘录了几条:
- 在诊治过程中,你能够了解几条影响病人做决定的因素?
- 患者依从性的好坏,与患者对你的信任息息相关。
- 人在脆弱的时候,往往是「第六感」非常强烈的时候。
这篇文章是这两天的点滴思考,不知道怎么结尾了,想要说的很多。最后放上一张图片,是一个年轻士兵手捧他三个月大的女儿——稚嫩又脆弱,视如珍宝。